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焢窯樂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王忠祥先生,榮民子弟,成功大學畢業,現任職自行車廠。
 
今年初春,和太太到大崗山健行,從阿蓮往岡山途中,看到路邊一戶人家前的空地上,堆了一個土窯,不禁想到幼時曾玩過的焢土窯,便立刻下車,請問主人能否拍照留念?主人聽了,不但大方讓我拍照,還熱情相邀,歡迎我們爬山回來時一同享用。鄉土人情,令人感動!
主人表示,從上午就開始堆土窯,我們經過時是下午三點左右,正在加柴燒窯。不過,我們幼時是用甘蔗葉,如今已很少人種甘蔗了。這個土窯又高又大,是我們以前堆的三倍大,相當壯觀。
太太第一次看到有人搭土窯,對烘窯過程完全不瞭解,我們自然就聊起幼時焢土窯的童趣。
焢土窯的「焢」,我在字典查不到,在電腦打字時,出現「轟」的讀音,應和「烘」字同義,在我們南部鄉下,一般都念成「控」,可能因此而自烘字演成「焢」。
念小學時,居住的眷村成功村,僅有一條柏油道路通往省道,四周都是田野,隨著季節變換,栽種甘蔗、番薯、芝麻等不同農作物;我們的童年,也跟著不同植栽作物,轉換不同的樂趣,焢土窯就是其中之一。
首先,收成後的番薯園中,總有些「漏」收之「薯」。童伴們就開始角力,看誰的運氣和技巧較好,能夠挖到又大又好的番薯;訣竅在尋找土中冒出的嫩芽,只要見到番薯芽,立刻用手把土撥開,用力往下挖,運氣好的,能挖出一條大番薯,較差的,也能有個小番薯。
當大家挖出足夠的番薯後,年紀較長的大哥哥,就請大家分頭找些不同大小的土塊來堆窯。由下而上,下層墊大土塊,愈往上愈小,慢慢堆疊成像一座中空的小山;堆疊時儘量不要有大縫隙,必要時,得把大土塊敲打成所需要的形狀和大小,這也是一項技巧。這往往得由經驗好的大哥哥們來做,沒經驗的人,技巧不到位,往往堆到一半就垮了!
堆疊完成時,再檢查一遍,如有較大的縫隙,就用小土塊把洞補起來。我們年紀較小的,再去附近甘蔗田裡撿拾枯黃的蔗葉,當作焢窯的柴火。我們把蔗葉捲成一束一束,源源不斷地往窯裡送,直到土塊燒成紅紅黑黑熱烘烘了,便堵住洞口,並在窯頂開個洞,將番薯一條條從頂口丟進去。然後把土窯打垮踏平,大夥一起用腳踩得緊緊密密的,並用土灰蓋上填實,避免漏掉熱氣。最後在土堆上插上樹葉,等樹葉軟塌;如果沒記錯,大約兩小時就可開窯享用。
等待時,大家會去旁邊的阿公店溪戲水,等時間到了再來開窯。但如果火燒的泥塊不夠熱,或焢的時間不夠長,等不及就開窯的番薯,必然半生不熟。只要控制得宜,番薯烤得熟透,熱騰騰的很好吃,雖然每人嘴邊沾滿黑灰,也沒人嫌不乾淨,照樣吃得津津有味。大家的分工合作,和焢土窯的經驗傳承,以及濃濃的眷村情感,也就因焢土窯,凝聚在一起了。
在以往沒有電視、沒有較多物資的年代,童年的樂趣,許多都在田野產生,焢土窯就是挺美好的一項。因為,有玩又有得吃,還能有尋寶般的樂趣。而今在大崗山,見到那大土窯和熱情相邀的田野主人,不禁再想起當年香甜的番薯味。
(點閱次數:595)